奏百科 手机版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史记原著正版和解读(带你看懂历史风云人物的成事秘诀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09-26 09:22:15    

说起《史记》,人人都不陌生。《史记》位列“二十四史”之首,是高校历史学、文学专业的入门书。“辨而不华,质而不俚,其文直、其事核,不虚美、不隐恶。”然而,还是有很多人认为,《史记》并不好读。那么,《史记》应该怎么读?超人气历史作家温伯陵,继《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》后全新力作《一看就懂的史记》。在温伯陵笔下,《史记》不再是你平时看到的说滥了的泛泛解读,“刘邦能成事是因为会用人”“秦朝灭亡是因为秦二世昏庸残暴”,也不是按时间推砌的“流水账”,而是用主题的方式连通时间、贯通史料、捋清脉络,帮你看清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,从多个维度看历史,给历史不同的打开方式。再加上温伯陵“历史段子手”式的搞笑文风,让你边笑边涨知识,轻轻松松读懂《史记》。

西汉司马迁著作的《史记》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。它对中华民族的政治、历史、文化有着深刻地影响,直到今天。同时,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堪称是一部历史巨著。从它的诞生到今天,阅读、诠释、研究《史记》成为热门的显学。

在《史记》成书一千年后的宋代,官方刊刻了以《史记》为首的“前四史”,民间又将刘宋时期裴骃的《史记集解》、唐代司马贞的《史记索隐》、张守节的《史记正义》汇刻到一起,史称“三家注本”,这是第一次将《史记》的注家汇总。又过了大约五百年左右到明代万历年间,凌稚隆汇集历代百余家注释形成《史记评林》,这使《史记》更为人们熟知,而研究它的人也越来越多,研究也愈加深入。

在作家温伯陵看来,司马迁笔下的《史记》,历史也不完全是历史,而是可以照亮世界的星火。于是,也就有了这部《一看就懂的史记》。温伯陵坦言:“在我的笔下,中国上古时代的故事,同样可以照亮当今的世界。这样来看,这本书和《史记》还是一脉相承的。”

谈及写作目的,温伯陵说:“《史记》共52万余字,130篇,从中国的始祖黄帝,一直写到汉武帝太初年间,记录了将近三千年的历史,是中国上古时代的第一手系统史料。既是史料,便犹如食材。不同的食材、不同的配方,自然可以做出不同的美味。所以我们也不必循规蹈矩,而是可以在尊重太史公‘针砭人物、叙述兴衰’的基础上,把散落在不同地方的史料,重新整合起来,用不同的方式来解读《史记》。”


温伯陵,历史专栏作家,擅长用通俗易懂的写法,从不同的角度解构历史故事,挖掘隐藏在故事背后的逻辑,让历史照进现实,已出版有《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》《唐诗里的烟火人间》等作品。那么,这次温伯陵用了什么独特的方式来解读《史记》呢?对此,温伯陵表示:“我用了两种方式来解读。其一是横向的。把不同篇章里的人物和故事,用一条主线脉络串联起来,描绘出出一副中国上古时代的全景图,和大家一起用全新的眼光,来看待数千年前的中国往事。最后总结出一些观点,起到‘历史照进现实’的作用。其二是纵向的。我把某些篇章里的故事和观点单独拎出来,然后不断向上和向下推导,形成一条贯通中国历史的时间线,和大家一起研究,中国上古时代的事情,到底是如何演变的,以及最终出现什么样的结果。所以,这本书来源于《史记》,但说的不完全是《史记》,而是以《史记》为蓝本,挖掘一些背后的逻辑和观点。”

项羽败北乌江,人人为之叹惋,后世连大诗人杜牧也为他作诗感叹。如果项羽当年过了乌江,就能战胜刘邦改写历史吗?富强如秦国,在强国林立的战国时期能一统天下,但却坐不住自己亲手打下的江山,为何短命到二世就灭亡了?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本应是大功一件,但商鞅本人却落了个悲惨的下场,这到底是为什么?好多人说这是古代中国是农业大国,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实行重农抑商,这么说确实不错,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?……以上问题,温伯陵都将在本书中一一为你解读,这一次给你讲透史学经典《史记》。


就拿项羽的人生命运来说,温伯陵通过分析史料后得出结论:就算是当年项羽马云在乌江边自刎而到了江东,那他几乎也没有机会翻盘。温伯陵从经济和人口两个方面来探讨。书中写到:“我们都知道项羽很能打,那么江东的经济和人口,能不能支撑起项羽的野心,让他继续称霸甚至反攻?秦汉的资料流传下来的不多,现在很难找到具体数据,但我们可以用汉朝的资料参考一下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里记载:楚越之地,地广人希,饭稻羹鱼,或火耕而水耨,果隋蠃蛤,不待贾而足,地势饶食,无饥馑之患,以故呰窳偷生,无积聚而多贫。是故江淮以南,无冻饿之人,亦无千金之家。意思就是,江淮以南的千里土地上,地广人稀,农业生产仍为刀耕火种的方式,粮食产量非常低下。如果粮食不够吃,人们就去摘果子、捕鱼,反正遍地都是。所以,江淮以南基本饿不死人,但是想大富大贵也很难。黄河流域的经济就不一样了,可以说是财富汇聚的重地。虽然关中只有天下三分之一的土地,人口也只有30%,经济总量却占汉朝的60%。而四川、辽东、山东和河北等地,都有各地特色产业,足以支撑起地方经济。换句话说,整个黄河流域的经济总量,几乎占到汉朝的80%以上。如果项羽到了江东,以不到天下20%的经济总量,怎么和占有80%经济总量的刘邦对抗?哪怕直接封锁大江,也能把项羽困死。然后再来说人口。江东有多少人口呢,乌江亭长都说了——数十万。数十万人口的江东,动员力发挥到极限,能招募10万军队差不多了吧?但是拥有千万人口的刘邦,开足马力动员参军的话,招募几十万军队几乎没什么问题。项羽的军事能力再强,士兵死一个就少一个,完全扛不住人口消耗战啊。”

对历史,采用这样新鲜的解读是不是很有意思?温伯陵就是用主题的方式解读历史,帮你把《史记》中的英雄豪杰从庞杂的史料中抽出来单独解读,帮你看懂那些历史风云人物的成事秘诀。在别人看来刘邦能成就霸业是因为知人善用能够隐忍,但在温伯陵的笔下,关中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千万百的人口优势,占尽天时地利,这才是碾压项羽背后的原因。

事实上,《一看就懂的史记》不仅解读《史记》,更是借由《史记》,去讲中国历史。作者从多个维度看历史,连通时间、贯通史料、捋清脉络,用全方位的视角解读秦始皇大一统。想看秦始皇的治国谋略就看《秦始皇的大仁政和小仁政》,想看秦国经济如何崛起就看《国家是如何形成战斗力的》,想看当时天下大势就看《六国是如何看待秦国统一的》。用全新的眼光,看待千年前的中国往事,让你看到历史的全貌。

《史记》自成书至今两千多年,无数英雄豪杰来了又去,王朝如过眼云烟,《史记》却屹立不倒。那么,到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《史记》?用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、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委会委员陈正宏的话来说,就是“《史记》之所以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都认真地读一读,不单是因为它有名,更重要的,是因为其中有对中国早期历史的比较真确的追述,而这追述之中,又有对人性的深刻而独到的洞见。无关古今,也无关中外”。

相关文章
  • 杜鹃为什么掉叶子?酸性土壤

    杜鹃花,这种美丽的花朵,在盛夏时节向我们展示了最动人的色彩。然而,在这个美好的季节,我们常常还会看到,杜鹃花的叶子频频落下,使得那精美的花朵显得有些许寂寞。杜鹃花为什么掉叶子?这便成了许多杜鹃花爱好者关心的问题。今天,我们就来讨论一下,杜鹃花掉叶子的原因以及可以如何保护我们心爱的杜鹃花。杜鹃花为什么 2025-04-02 00:02:01
  • 多肉植物为什么会腐烂(多肉为什么养一段时间就死了)

    多肉养一段时间就死了,可能浇水过多,导致根部渍水,从而出现死亡的状况,后期养护使需等土壤干燥发白后,再适当浇水保湿。还可能是光照过强所导致的,日常需将多肉植物摆放到通风阴凉的散光处养护。也可能是施肥过多所导致的,后期养护多肉时,可每隔半个月施加一次稀释后的有机肥来补充营养。多肉养一段时间就死了的原因 2025-04-01 11:11:19
  • 为什么电脑屏幕显示无信号(显示器显示:没有您设备的HDMI信号)

    这句话折腾了我两天。本来只是简单的拆箱清理主机灰尘,结果我手欠,把内存卡和显卡都拆了下来,清理了被遮挡的角落,又装上。就这么一个动作,再连线,显示器显示:没有您设备的HDMI信号。凭我的经验,我觉得是接口松动,没有连好,我的显示器是戴尔的,用的是HDMI视频连接线,我重新插拔了几遍,重启几次都不管用 2025-04-01 09:47:35
  • 为什么买房不要避难层(避难层是什么意思?)

    避难层是什么意思?从字面意思来看,大多数的朋友都会觉得避难层就是用于躲避一些意外灾害的楼层,这么说也没有错,避难层(间)是建筑内用于人员在火灾时暂时躲避火灾及其烟气危害的楼层(房间)。一般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旅馆、办公楼、综合楼等公共建筑需要设避难层。常见避难层的类型有敞开式、半敞开式和封闭式三种 2025-04-01 06:21:01
  • 为什么不能用公积金贷款(什么情况下,不能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?)

    《佛山市住房公积金住房抵押贷款办法》第十六条规定:“ 停止向已有两套住房的缴存职工家庭(包括借款人、配偶及未成年子女)发放贷款。缴存职工家庭公积金贷款没有还清前,不得再次申请。”具体情形情况一缴存职工家庭成员名下只要有未结清公积金贷款的,不得再次申请。情况二缴存职工家庭住房套数认定。以家庭为单位,并 2025-04-01 05:29: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