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氧化还原反应
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。
分析有机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时,一般看氧原子、氢原子的得到或失去。
注:得电子包括电子对的偏向,失电子包括电子对的偏离。
(1)氧化剂和还原剂
氧化剂:得电子的物质,得电子的性质叫氧化性,且得电子的能力越强,氧化性越强。
还原剂:失电子的物质,失电子的性质叫还原性,且失电子能力越强,还原性越强。
(2)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
氧化还原反应由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半反应组成,二者相互对立,以同时发生。
(3)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
氧化产物:还原剂被氧化生成的物质。
还原产物:氧化剂被还原生成的物质。
(1)双线桥法
表示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,同种元素的电子转移情况。箭头从反应物中元素指向生成物中该元素,标注得电子、失电子的数目。
如:
(2)单线桥法
表示还原剂中某元素将电子转移给氧化剂中某元素的情况。箭头从失电子的元素指向得电子的元素,标注转移电子的数目。
如:
在双线桥法或单线桥法的基础上,可从中找到一些重要的关系,并以此作相关计算。如:
此关系式表示,每1molMnO2可氧化2molHCl,生成1molCl2。
置换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,复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,化合反应、分解反应有部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。
一般,有单质参与或生成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