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,家家户户基本上都安装了热水器。由于有些家庭受安装条件限制,无法安装燃气热水器,于是电热水器就是家里热水器的最佳选择。
但是对于电热水器来说,其最大的争议就是安全性,因为它一般装在水汽较大的卫生间,又是通过电加热,而且漏电爆炸的事件也时有发生,因此大家对于电热水器的使用都十分的谨慎,
那么电热水器什么情况下会爆炸?关于它的“正确用法”,还有很多人不知道!
首先,只有在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的情况下电热水器才会发生爆炸。
1.温控器失效
温控器是用来控制热水器加热温度的装置。如果温控器失效,意味着即使水温达到了设定温度,加热管还会继续工作,内胆内的温度和压力都会逐渐爬升,但此时热水器不会爆炸。
2.过热保护器失效
过热保护器是电热水器的第二道防线。正常情况下,当温控器损坏后,热水器温度过高,达到过热保护器设定的温度时,过热保护器会触发断电,保护热水器不受损坏。
如果以上连两个控制温度的设施都失灵了,热水器也不会爆炸,因为他还有第三层防护--“泄压阀”。
3.泄压阀失效
泄压阀就是在电热水器下方的一个小按钮,如果温控器和过热保护器同时损坏,内胆中的温度和压力持续升高,一旦超过设定范围,泄压阀就会被动开启,通过流水的方式,释放热水器内部的压力,进而避免因为压力过大而爆炸。
但如果此时泄压阀被内胆中的水垢堵住,无法正常开启,这就意味着电热水器失去了最后防线。
所以,只有在以上三个设备同时失效的情况下,热水器才会发生爆炸。
那么,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,在日常使用热水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?
1.定期清洗内胆
自来水在反复加热后容易产生水垢,特别是一些水质较差的地区,水垢会更严重。所以在日常使用当中,应当定期清洗热水器内内胆。
同时热水器中的镁棒要2-3年定期更换,镁棒是一个耗材,当镁棒被消耗完后,水垢附着在上面,不仅影响电热水器加热速度,还容易对内胆造成伤害。
2.加热温度合理
一般来说,电热水器的加热温度只需要设定在50~55℃左右比较合适,温度过高不仅增加耗电量,还有可能不小心被烫到。
3.长期不使用要及时排空
如果遇上长期外出,不使用电热水器的情况下,一定要将里面的排空,否则容易滋生细菌,产生水垢,影响使用电器的使用寿命。
虽然说现在的热水器为了避免触电 ,都会有2个保护设计:一个是漏电保护开关,一个是地线连接处理。前者能自动跳闸,切断电源,后者能够 阻止水流带电。一般来说,即便是洗澡的时候不断电也不会有很大的影响。
但是如果安装的热水器比较劣质,或者热水器已经老化,那么建议使用时先断电,切断源头,彻底杜绝漏电。要是觉得插头拔上拔下的麻烦,可以安装开关插座,一键关电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