婉约派是中国宋词的一个流派。婉约,即婉转含蓄,柔美悠扬,与豪放派相对。婉约派主要写的是男女情爱,伤春悲秋,离情别绪,光景流连;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,情景交融,含蓄蕴藉,声调和谐;结构深细缜密,音律婉转和谐,语言圆润清丽,有一种柔婉之美。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、张先、晏殊、晏几道、欧阳修、秦观、贺铸、周邦彦、李清照等。
春花秋月何时了?往事知多少。
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
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李煜身为南唐后主,也是一个感性色彩比较浓的君王,文笔细腻,感情充沛,情景交融,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,但又可以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,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。
纤云弄巧,飞星传恨,银汉迢迢暗度。
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。
柔情似水,佳期如梦,忍顾鹊桥归路!
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。
虽然秦观是苏门四学士,但他也是婉约派的。他的词有着色彩美、音律美、灵动美、含蓄美,作为婉约之宗的一代大家,秦观的词历来为论者所推崇,在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。
红藕香残玉簟秋,轻解罗裳,独上兰舟。
云中谁寄锦书来,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。
花自飘零水自流,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。
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又上心头。
李清照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,屹然为一大宗,人称“婉约词宗”。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,抒发忧郁的感情,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,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。作为一个女作家,不只有闺怨,很难得。
官柳动春条,秦淮生暮潮。
楼台见新月,灯火上双桥。
隔岸开朱箔,临风弄紫箫。
谁怜远游子,心旆正摇摇。
后人评贺铸为“兼豪放、婉约两派之长”,他用韵特严,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。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,意境高旷,语言浓丽哀婉,近秦观、晏几道。
辽鹤归来,故乡多少伤心地。寸书不寄,鱼浪空千里。
凭仗桃根,说与凄凉意。愁无际。旧时衣袂,犹有东门泪。
周邦彦精通音律,作品多写闺情、羁旅,也有咏物之作。格律谨严,语言曲丽精雅,长调尤善铺叙。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“正宗”。他发展了柳永以赋为词的铺叙手法,兼取秦词的柔婉、贺词的艳丽,综合形成自己善于勾勒,妙于剪裁,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。
梦后楼台高锁,酒醒帘幕低垂。去年春恨却来时,落花人独立,微雨燕双飞。
记得小蘋初见,两重心字罗衣。琵琶弦上说相思,当时明月在,曾照彩云归。
晏几道的婉约词,成就也不在其父晏殊之下,被后世称为“小晏”。晏几道的词,大多是对于过往生活中欢乐时光的追忆,并带有淡淡的悲凉的意蕴,深婉沉着。晏几道以他浓淡皆有味,深浅皆有致的风格在当时很是流行,